时间: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院风采 > 法官风采
《人民法院报》丨大山深处的“暖心”法官
分享到:
  发布时间:2024-03-03 15:37:50 打印 字号: | |

叮铃铃、叮铃铃……急促的手机铃声打破了小城寒冷冬日的宁静,也把睡梦中的山西省左权县人民法院法官杨春光惊醒。

 

     手机接通的那刻,电话另一头带着哭腔说道:“杨法官,我是小王的爸爸,起诉到你们法院的案子能不能尽快给解决?医院今天就要停药了,实在着急呀!”

 

 


    “您别急,慢慢说。”杨春光赶紧起身准备纸笔。

 

    “我不是和你急,你说孩子好心去帮个忙,结果就变成高位截瘫,下半辈子怎么活呀?对方刚开始还答应得好好的,现在一分钱不出,住院的花销都是我从亲戚邻居那借的,已经没地方再借钱了。杨法官,帮帮忙,赶紧给处理下吧!”老王无奈地诉说着自己的苦楚和心酸。

 

    “您的心情我理解,您先说说现在具体的情况……”杨春光一边安抚老王的情绪,一边用笔迅速记录着。

 

     杨春光在老王的讲述中感受到他的委屈与着急,挂断电话后,便立刻赶到单位调阅该案的全部卷宗资料,发现案情并不复杂,但涉及人员多。

 

     小王和荆某是邻居,荆某的母亲去世后,小王按照当地风俗,去荆某家帮忙办理丧事。为搭灶生火,小王与同村村民乘三轮车上山拉柴火,不幸的是三轮车发生侧翻导致一人当场死亡、两人受轻伤、小王高位截瘫。意外发生后,村委会第一时间找到法院,杨春光开始提前介入参与调解,由于该案涉及人员多,他及时梳理法律关系,并分别释法明理,通过多次组织调解,让该事故中的死者和两名轻伤人员的赔偿得以顺利调结。因小王重伤还在医院治疗,荆某答应先保证小王住院治疗费用,其他等出院后再处理。谁知没过几天,小王父亲就因荆某拒不认账,愤而起诉至法院。

 

 

     荆某十兄妹遇到这样的意外,也感觉憋屈,再要让他们出钱赔偿小王,已是难上加难。并且荆某十兄妹分散居住在不同山村,有的已经定居河北和北京,组织调解也有难度。能不能做通荆某十兄妹的思想工作,让他们继续支付小王的住院医疗费用,成为处理本案的关键。

 

     杨春光已记不清给荆某十兄妹打了多少次电话,有的说自己没钱,有的说当时就没有叫小王来帮忙,不可能出钱。

 

     在多次沟通无果后,杨春光决定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。记得案子出现转机的那天早上,他7点就出发了,走进了7个村庄,找到兄妹8人苦口劝说,回到单位已是晚上12点。

 

     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杨春光及同事多次与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后,双方矛盾逐渐缓和,最终小王与荆某十兄妹达成协议,并当场履行了赔偿款。小王父亲流着眼泪给法院送来了锦旗。

 

     悠悠百姓事,事事非小事。基层法院所审理的案件大都属于老百姓家长里短、鸡毛蒜皮的“小案”。然而每一个“小案”背后却都关乎着一个人的命运、一个家庭的幸福,对每一个当事人来说都是十万火急的“大事”。多年来的办案经历使杨春光深深体会到,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法官,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、清晰的逻辑分析能力、娴熟的审判技巧,更要有坚定的信仰和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。他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。

 

    多年来,杨春光始终坚持“小案事不小、小案不小办”的工作原则,采取群众能接受的“三头”(乡间村头、田间地头、农家炕头)调解模式,用自己的“三心”(出于公心、拿出诚心、保持耐心)、“三勤”(腿勤、嘴勤、脑勤)工作法,用脚步丈量民情,用真心化解矛盾,及时稳妥处理了各类矛盾纠纷5000余件,调撤率达89%,案件平均审理时长缩短到8.4天,有效化解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多个群体诉讼案件,使许多分崩离析的家庭破镜重圆、反目成仇的兄弟握手言和、孤独无依的老人重享天伦、怒目相向的邻里和睦相处。

 

    扎根基层,杨春光脚步不停,搭建起通往民心的桥梁,保持司法与群众“零距离”,正如他所追求的那样:“让人民群众解决矛盾纠纷的成本更低、时间更短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”


 
来源:人民法院报
责任编辑:研究室